公告日期:111年9月1日
一、技術名稱: 陶瓷頸椎椎間融合器
二、技術提供者:段維新教授 / 材料系
三、廠商資格:
1.產業類別:醫療器材
2.應具備之專門技術:醫療器材
3.應有之機具設備:陶瓷製程設備
4.應有之研究或技術人員:陶瓷製程專業研發人才; 醫療器材認證人員; 醫療器材行銷人員
5.其他條件:符合QMS生產環境, 擁有醫療器材認證經驗; 擁有醫療器材行銷平台
其餘應符合本校技術移轉之相關規定
四、申請方式:逕向研發處產學合作總中心詢問相關資訊
技轉經理:陳慧蘭
聯絡電話:02-33669952
電子郵件:laniechen@ntu.edu.tw
{{技術推廣內容}}
1.發明人: 段維新教授
2.單 位:國立臺灣大學 材料科學及工程學系/研究所
3.簡 歷:http://www.mse.ntu.edu.tw/~composite/3Professor.html
4.市場及需求:3C產品人手一機,低頭族越來越多,而上班族久坐辦公室,頸椎問題的病患也越來愈多,帶動頸椎融合器等骨科醫材的需求。看到日益成長的需求,研發以陶瓷為材料的新型頸椎融合器,生物相容性比金屬與高分子材料高,韌性與支撐度佳,有望成為骨科醫材的新選擇。
5.技術摘要:陶瓷有先天的脆度與硬度問題需要克服,在設計上,本技術開發的產品,表面上完全沒有直角,避開所有會破壞材料的應力集中點,讓陶瓷真的可用來製作椎間骨融器。
6.優勢:以陶瓷製做骨科醫材,主要好處是不會對檢查造成干擾,無論是核磁共振或X光,都可以讓醫生看得清楚。此外,陶瓷材質與骨骼的融合度是最好的,再搭配相關的手術技術輔助改良,手術的效果會更好。
7.競爭產品:高分子骨融合器,但進行X光檢查時,高分子骨融合器會照不出來,造成植入後,醫生不易判斷其位置是否正確,日後也不易判斷是否有移位。
8.專利簡述:
(1)本技術已有相關專利
a.TW, 椎間融合裝置, 110122315, 06/18/2021
b.USA, Intervertebral fusion device, 17/384,824
c.CN, 椎間融合裝置, 202110784645.9.
d.JP, 椎間融合裝置, 整理番號: M22086JP, 特願2022-095465.
e.人工植體, 設計專利, TW, USA, CN
(2)本研究團隊對陶瓷材料開發已有三十年的研究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