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立成教授 陳宏銘教授與傑出校友孟懷瑩院士榮獲2012年潘文淵文教基金會研究傑出獎

潘文淵文教基金會於5月11日公布2012年研究傑出獎獲獎名單,電機學院副長傅
立成與電機系特聘教授陳宏銘獲獎,曾獲本校傑出校友的中研院院士孟懷瑩也
同樣獲此榮譽。潘文淵文教基金會成立於1996年,由工研院(ITRI)、美洲技術
顧問團( TAC)等發起,台積電(TSMC)、聯電(UMC)與華邦電子(Windbond)等捐款
成立。潘文淵先生以一位海外學人草擬積體電路發展計劃,獲得當時經濟部部
長孫運璿先生大力支持,方使今日電子工業得以蓬勃發展。潘文淵文教基金會
「研究傑出獎」,是為表揚與產業科技相關之國內外電子、資訊及通訊等領域
之華裔研究人士,每年辦理一次,名額為臺灣、大陸及國外合計不超過五名為
原則。評審條件則為:1.在理論創新、實驗技術發展、生產製程改善或儀器製
作等,具有國際水準。2.領導大型或整合性計畫,卓有成效者。




傅立成教授獲獎事蹟


傅教授自早期的非線性控制、適應控制起,逐步擴展納入機械手臂、感應馬
達、精密運動平台的控制應用,同時也另外拓展了機器人、電腦視覺及自動化
的領域,從事相當多的實務系統之探討及開發;近年傅教授在機器人的實務研
究方面,更是國內的研究重鎮,不但建立了國內第一套「雙機器人彈性組裝單
元」,亦展示如何將機器人佈建於國內極大宗的少量多樣的組立(組裝)產業,
解決勞動人力不足之問題;傅教授團隊於2007年完成國內第一台完全自製之戶
外校園導覽機器人,取名為「臺大機器人一號」,此型機器人不僅為國內首
創,在世界上亦屬相當少數之機器人;另於2009年特別設計擅長“人機互動”
的智慧型休閒、服務機器人,名為Julia。另外,傅教授與臺大醫療團隊針對行
動不便或帕金森氏症患者,設計了一款助行機器人,不僅可自動趨前至使用者
處,助行時亦可利用隨時連網提供使用者解悶之多媒體資訊,目前已通過臺大
醫院倫委會之臨床試驗許可,刻正送衛生署核可,待通過之後,將在臺大醫院
及雙連安養中心進行臨床測試。



在跨領域研究方面,傅立成教授更積極與臺大醫院復健部合作復健機器人之研
究,率先在國內首製的7軸「中風上肢偏癱病患」的外骨骼式(exoskeleton)復
健機器人,取名為NTUH-Arm,可提供病患主、被動式復健;此一類型儀器全世
界上市廠商目前僅有一家,NTUH-Arm已分別通過衛生署及臺大醫院倫委會之臨
床試驗許可,並透過衛生署贊助於民國100年8月底前完成健康自願者及中風患
者之前期試驗,目前積極輔助中風患者進行肩關節訓練以擴大試驗評估成效,
臨床試驗完成後,將與相關業者尋求技術技轉。



在學術研究成果方面,傅教授提昇了國內控制、自動化科技的知識與技術水
準,亦受到國際間的高度肯定,至2000年已獲得國科會三次「傑出研究獎」、
2004年獲頒 IEEE Fellow、2007年獲頒「何宜慈講座」、2010年獲頒經濟部
「大學產業經濟貢獻獎」,以及2012年獲選出任國際控制學術組織中三大之一:
「Asian Control Association」之President等殊榮。




陳宏銘教授獲獎事蹟


陳宏銘教授的研究生涯橫跨學術界及工業界,早期鑽研如何由二維影像序列決
定三維物體之結構,利用剛體原理,解決三維物體特徵點之最大匹配問題,獲
得第十五屆圖形識別學會獎,並以螺旋理論分析機械手臂與相機之相對位置校
正問題,成果入圍1991 IEEE 國際電腦視覺及圖形辨識研討會最佳論文獎。九
零年代初期,陳教授洞察網際網路時代的來臨將刺激數位影音的大量需求,於
是開始研究多媒體壓縮及傳輸。他以凸集合投射理論提出非規則形狀影像的離
散餘弦轉換係數計算方法,排除物件式視訊編碼的一個技術障礙,也與南加大
共同提出一個小波影像壓縮技術,在24項JPEG-2000國際標準競賽提案中,榮獲
第二名。陳教授的研究成果深具產業價值,共有8項技術被採納成為MPEG-4 及
JPEG-2000國際標準,這些標準已廣泛應用於相機、電視、手機、醫療等電子產
品。



陳教授於2003年八月接受臺大延攬回國任教,繼續在母校發揮專才,除了視訊
編碼技術之外,並將研究觸角拓展到音樂情緒辨識、光場相機、感知性影音訊
號處理等新領域。他的研究特色,就是具有很高的創意與實用性。在光場相機
方面,陳教授利用可變光圈及多次曝光的技巧擷取四維光場,可任意聚焦,使
將來拍照不再需要煩惱對焦問題。在音樂情緒辨識方面,陳教授的研究團隊發
展一套具有個人化功能的系統,出版這個領域的第一本專書,中華電信emome音
樂台也以此技術提供「心情點唱」服務。在感知性視訊壓縮方面,陳教授結合
人眼特性,將H.264國際標準的效能提高20%。此外,陳教授相當用心指導學
生,在他的嚴謹訓練下,學生的研究相當扎實,獲得國內外許多獎項。




陳教授在多媒體信號處理領域長期耕耘,研發成果兼具學術與實用價值,獲得
國際高度肯定,包括三項國際頂尖期刊最佳論文獎、兩次國科會傑出研究獎、
中山學術獎、IEEE Circuits and System Society Distinguished Lecture、
中國工程師學會傑出電機工程教授獎、臺大特聘教授,臺大何宜慈講座,臺大
矽統科技講座、臺大旺宏電子講座、臺大電機資訊學院學術貢獻獎等榮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