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大研究成果系列報導—個案與群體介入措施並行 有效遏止臺灣COVID-19疫情

臺灣在2020年COVID-19大流行初期並未依靠封城、停班停課等嚴格強硬的管制措施,便能控制疫情,成為國際間的「防疫模範生」。然而,持續實施邊境管制、隔離檢疫、社交距離等介入措施,將會是巨大的經濟及社會負擔,同時,臺灣的疫苗接種規劃較各國晚起步,迄今尚未達到群體免疫,若要做好長期與病毒抗戰的準備,就有必要了解各個防疫策略所能帶來的成效規模,為日後可能的疫情變化做好最佳部署。

公衛學院林先和教授團隊與疾病管制署疫情中心合作,利用臺灣2020年本土傳播中158位確診個案中的流行病學資訊以及疫情調查資料,利用隨機分支過程模型進行傳播動態分析及介入措施成效評估。研究團隊發現,這些本土案例中,大約有55%是個案尚未出現新冠肺炎症狀,即將病毒傳播出去,而平均潛伏期 (incubation period) 與發病間隔 (serial interval) 皆在5至6天左右。

此外,研究團隊評估,在未進行防疫的狀況下,新冠肺炎的基本傳染數為2.5,即平均一名個案可傳給2.5個人,若此時進行「個案」的介入措施,例如在實施個案發現、接觸者追蹤加上接觸者的檢疫隔離等措施,傳染數可降低39%至1.53;另一方面,若進行「群體」的介入措施,如請大眾配戴口罩、注意個人衛生、保持社交距離等,則估計傳染數為1.3,相較於未做任何控制措施的情境,約有48%的降幅。在實施群體防疫措施後所觀察到的傳染數下降,也同時反映臺灣的流感重症趨勢。在2020年1月21日臺灣出現第一例新冠肺炎個案後的一個月內,流感重症傳染數急遽下降,出現近年來最低點,推測和新冠肺炎侵臺、民眾自主加強戴口罩等防疫措施有所相關。

研究團隊進行預測後發現,若臺灣僅採行以個案為主 (傳染數1.53) 或以群體為主 (傳染數1.3) 的防疫策略,在疫情爆發時,將無法有效壓制流行曲線的指數上升,當爆發來到第60天,估計每日仍將有30000名以上或400名以上的新發病例。值得一提的是,若能在進行個案發現、追蹤與檢疫隔離的同時,也要求大眾配戴口罩、維持社交距離,在政府單位與民眾的共同努力下,傳染數將降至0.85,在爆發第60天時,估計將僅有1.7個新發病例,而在第84天時,則可望出現「加零」的好消息。

政府相關單位對確診個案接觸追蹤管理的努力不懈,以及人民對於口罩、社交距離等防疫措施的耐心配合,造就了臺灣在COVID-19流行初期的成功,此研究結果也支持了全民防疫的重要性。未來,即便疫苗施打覆蓋率逐漸提升,面對詭譎多變的新冠病毒變異株,公共衛生相關部門與民眾是否能持續齊心抗疫,將是未來全民健康的關鍵。

本篇論文電子全文已於2021年4月上線,7月正式刊登在國際期刊JAMA Internal Medicine。

論文全文:https://jamanetwork.com/journals/jamainternalmedicine/article-abstract/2778395


資料來源:https://www.ntu.edu.tw/spotlight/2021/2002_202111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