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中研院年輕學者研究著作獎於6月5日頒獎,本校生化分生所詹迺立副教授、耳鼻喉科楊宗霖臨床助理教授與法律學系張文貞副教授獲獎。中研院自1996年起開始頒授「年輕學者研究著作獎」以鼓勵年輕學者深入思考,發表優秀學術著作。獎項設立以來,其激勵與啟發效用,甚獲國內學術界重視。本屆年輕學者研究著作獎共有166件申請案:數理組75件、生命組39件、人文組52
件;今年共計15位得獎者其中臺大有3位年輕學者獲獎,每位獲頒獎金新臺幣20萬元、研究獎助費新臺幣30萬元,以及獎牌一面。
生化分生所詹迺立副教授得獎事蹟
詹迺立副教授之專長為蛋白質結構解析,藉由蛋白質立體結構之探討,為蛋白分子的生物功能開創新的觀點及應用價值。其提出的兩篇論文分別為DNA 第二型拓樸?(topoisomerase)及旋轉?(gyrase)的晶體結構解析。前者發表於國際頂尖學術期刊Science,乃解開拓樸?、DNA 及抗癌藥物etoposide 複合體的立體結構,此研究不僅提供抗癌藥物作用機制進一步的了解,更重要的是可以解釋癌細胞抗藥性的原因;由於第二型拓樸?分為α及β兩型,前者主要見於癌細胞而後者存於正常細胞,此研究將可作為發展具抗癌特異性藥物的基礎,以有效降低藥物的副作用。第二篇論文發表於高影響指數的期刊Nucleic Acids Research,其精密立體結構分析,為DNA 旋轉?的分子作用機制提出新的結構上之證據。詹副教授以其優異的蛋白質晶體解析技能,探討具關鍵功能蛋白質之結構與功能,並得藉以開發新的應用層面。
耳鼻喉科楊宗霖臨床助理教授得獎事蹟
楊宗霖醫師是臺灣大學醫學院耳鼻喉科助理教授,他不僅是一位臨床耳鼻喉頭頸外科醫師,也是一位傑出醫師科學家。他的研究主要利用生醫材料來進行組織工程與再生醫學的研究。以胚胎發育的機轉為基礎,應用組織工程的技術製造出腺體的器官結構。他的研究著重於研究唾液腺的形成及發生。以邏輯及創新的思考,胚胎發育機轉為基礎,加上應用適當的生醫材料,對於唾液腺再生已有豐碩成果。除了唾液腺外,其技術亦可應用於再生體內其他的腺體組織及器官。其發表在國際知名期刊的代表著作中,相關機轉之發現與技術之研發,呈現研究的創新性及臨床應用的實用性,對未來再生醫學的進步,提供可行的成功模式。
張文貞副教授得獎事蹟
張文貞副教授專攻領域是公法學中之憲法學。其所採研究方法,跳脫傳統法學注釋及規範分析法,而採法律與政治之科際整合及跨國比較研究法。其所擇研究議題包括:探究各國憲法法院或美國最高法院在憲政發展脈絡下所能發揮的功能及其限制;結合憲法與國際人權法之跨法際議題的研究;比較憲法及政治的發展關係等,皆頗具時宜性、前瞻性的宏觀視野。其以英文撰寫刊於國際著名期刊的學術論文,充分展現出其研究廣度與深度,加上她經常參加重要國際憲法研討會,確能促使國際社會暸解我國憲法與違憲審查制度之發展,奠定國際學術交流重要基礎。
|